找出<离骚>中三个描写君臣遇合的句子,并介绍其所写故事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6 02:06:29

所写故事
1.说操筑于傅岩兮,
武丁用而不疑.
商王武丁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.他即位之前,曾经生活在"小人"中间,比较了解社会上的实际情况.即位以后,三年没有理政,国事全由家宰管理,他从旁观察,思索复兴殷商的方略.后来,从版筑护路的奴隶中发现了傅说,擢拔为相.傅说担任相国之后,辅佐武丁,大力改革政治,"嘉靖殷邦",使贵族和平民都没有怨言,史称"殷国大治","殷道复兴".武丁一朝,成为商代后期的极盛时期.
2.吕望之鼓刀兮,
遭周文而得举.
吕望,姜姓,吕氏,名望,字子牙,号飞熊,也称吕尚.商朝末年人,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,因此得吕氏.姜子牙出世时,家境已经败落了,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,也开过酒店卖过酒,聊补无米之炊.为了躲避战乱,姜子牙到中国北方的辽宁隐居了40年,后来又来到西北陕西省的终南山.在那里,他经常到渭河去钓鱼,可是3年中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钓到,而且他的鱼钩还是直的.人们都嘲笑他,他却无动于衷,所以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.神奇的是,后来他果然钓到一条鱼,在鱼的肚子里有一本兵法书.更巧合的是,当天晚上,周王朝(公元前11世纪-8世纪)的姬昌周文王做了一个梦,梦见一位高人.第二天,他就遇到了姜子牙.姜子牙向周文王讲述了自己的身世,文王当时正为了打败敌人建立王朝而搜罗人才,所以就对他说: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了.因此,后人又称他为太公望,在民间一般称他为姜太公.文王给他以极高的地位,并在他的帮助下,消灭了商朝.
3.宁戚之讴歌兮,
齐桓闻以该辅.
公元前685年起,在40多年间,齐桓公推行招贤纳士,锐意求治的建国方略,任用管仲为相,建立了"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"的霸业.赏识并重用宁戚,是齐桓公高明的人才政策的典型例子.
宁戚获悉齐桓公重人才,有抱负,便决心投*齐国,以便有一番作为.他不畏艰难,来到临淄,自我推荐,击牛角高歌,令齐桓公和管仲都注意到这是一个气度不凡,抱负不凡的人物.
齐桓公求贤若渴,慧眼识才,一经交谈便认定宁戚是难得的人才,他不重出身,不论资历,不计较小节,注重大节,力排众议,擢用宁